-
配资平台的不同之处 飞机副油箱,让飞机变身长跑健将,简述它的前世今生
发布日期:2024-09-09 00:34 点击次数:63飞机副油箱的起源相对于飞机来说要稍微晚一点,到二战前夕装备副油箱的飞机型号并不多,但是到二战中,副油箱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设备,被广泛运用于军用飞机上。
首先需要解释一下副油箱,并不是只有战斗机才有,轰炸机和一些民用飞机也会有副油箱。很多朋友对它的印象可能只是简单的机翼下或翼尖挂载的油箱,其实副油箱分成很多种,和汽车一样,副油箱也有机体内部固定内置的,只是这种设计比较少见,另外还有软式的副油箱,一般为橡胶囊式,主要用于机内一些犄角旮旯,通过卡扣固定,这样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空间。
外置式的副油箱早先多为固定不可抛弃式,但可以由地勤人员拆解,二战中可抛弃式副油箱得到发展,成为主流设计,可抛弃式大多位于机翼下、机腹下挂载,也有翼尖甚至是机翼上方“肩扛”式的。目前最受欢迎的油箱是保形油箱,它其实也是一种外置式的油箱。
副油箱一开始的作用就是提升飞机的续航能力,例如帮助飞机完成远距离转场飞行,这在二战前尤其重要,因为当时能研制飞机的国家基本就是世界上几个殖民大国,它们有大量的海外殖民地需要管理,加上诸如跨洋商业飞行这样的需求,副油箱逐渐被航空界认可,但以军用为主。
二战时,人们发现固定不可抛弃式副油箱有很多缺点,它不仅影响飞机的气动外形,而且增加的重量会降低飞机的机动性,这对于战斗机来说是致命的,于是可抛弃式副油箱成为主流,二战中很多战斗机都可以携带副油箱,增大航程为轰炸机护航。
可抛弃式副油箱当然也会影响战斗机的气动外形,因此需要战机驾驶员在作战时将副油箱抛弃,然后“轻装上阵”,只不过这些抛弃的副油箱就跟一枚小炸弹似的,造成民资损失之类的时有发生,不过也有好处,例如越南现在就有很多用副油箱改的小船,这些都是越战期间美军丢弃的,老百姓捡回来剖成两半,就是一条完整的小船,还有一些被当成水箱使用。
而二战后较长时间里,飞机的副油箱都没有什么具有革命性变化,直到保形油箱的出现,它相对来说更好地解决了飞机气动外形和航程方面的问题。
常规的可抛弃式油箱虽然也很好用,但是由于其挂载点的位置往往距离机体中心较远,会产生更大的力矩,不利于飞行控制。
但是,历史的发展并不是线性的,简单地套用时光机理论去看中日消费市场是片面的。在相似性之外,中日两国的消费市场也呈现出了许多差异性的特征。
保形油箱就像年糕一样“粘”在飞机机体上,往往根据飞机的机体造型进行专门的设计,以便于做到“无缝贴合”,因此每一款战斗机使用的保形油箱都形态各异。
那么保形油箱有什么好处呢?一方面是更靠近机体中心,有利于重心平衡,并且油箱外表可以根据机体外表进行气动设计,尽可能减小对飞机气动外形的破坏,让飞机在带着保形油箱的同时也能保持足够的机动性,更有甚者还能弥补一些飞机气动上的缺陷。
保形油箱不会占用飞机的外挂点,让战机保证了弹药携带数量,如F-15的保形油箱,甚至还在油箱表面额外增加了2个外挂点,左右两具油箱就能增加4个外挂点,这也真的是为战机“开外挂”了。
在这个讲究隐身的时代,保形油箱的雷达反射面积相对更小,比起传统的外挂式油箱来说更利于战机隐身,或许未来还会开发出带有隐身涂层的保形油箱。
可以预见的是,随着战机飞行速度越来越快配资平台的不同之处,其油耗整体上也呈现上升趋势,副油箱的设计仍会存在很长的一段时间,更何况目前仍有大量非隐身飞机在役,它们也需要继续使用副油箱。
发布于:天津市